English  |  正體中文  |  简体中文  |  全文筆數/總筆數 : 80990/80990 (100%)
造訪人次 : 41990986      線上人數 : 1747
RC Version 7.0 © Powered By DSPACE, MIT.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.
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:
  •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"雙引號",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
  •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,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,可獲得較完整資料
  • 進階搜尋


   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: http://ir.lib.ncu.edu.tw/handle/987654321/49209


    題名: 主體之轉異:從清末民初上海文化圈再探東亞現代性;Metamorphosis of the Subject: Revisiting East Asian Modernity in Shanghai Cultural Circles during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Periods
    作者: 呂文翠
    貢獻者: 中國文學系
    關鍵詞: The Subject;Metamorphosis;Nation;Representation of Emotions;East Asian Modernity;Foreign Cultural Exchange;Shanghai;研究領域:語文
    日期: 2011-08-01
    上傳時間: 2012-01-17 18:00:41 (UTC+8)
    出版者: 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
    摘要: 本計畫命題在揭示清末民初時期傳統文人文化面臨巨大衝擊後,主體(家國、自我等層面)轉異而衍生相應之深邃複雜文化實踐和再造重構動力。主體之轉異分佈於文化轉型中士人的兩個意識層面:(一)新的世界圖像與家國主體;(二)「情」的表述與自我建構。在研究過程中,將凝結為兩個子題。在「新的世界圖像與家國主體」子題統攝下,致力於闡釋中國文化的傳統如何與新的世界情景、東亞漢文化圈對話,晚清民初上海知識份子在十九、二十世紀跨文化的流動中,汲取了豐沛的動能,將傳統文化融會現代內涵,並形構更具自省與自我重建能力的主體。上海文化圈中「情」之表述與自我主體的建構,其自在的線索是從晚清到民初的文人的文化與文學活動。「情」是東亞特有的區別於傳教士和西方信徒宗教情懷的之現代性表述。西方文學曾經從神學背景中脫化出人對生命、道路、真理的思考,與之有別的是,中國文學歷來重視「情」,但晚清開始的人與人的關系的日常表述,逐漸由封閉的家族內衍異為都市中的複雜的人際關系。這一脈絡在自我建構的同時更挑戰、創發抒情傳統的敘述模式與美學典範。這兩個從習慣上看來可以獨立的子題,實際上聯繫至為緊密。由文類進入這兩個子題的討論,第一個子題聚焦於文史,第二個子題集中於小說,大道、小道相互發明,這種方法打破了固有的文學、史學、政治學、翻譯學、比較文學的學科界限,獲取更為廣闊的學術視野;上海文化圈的設定,讓東亞現代性的波動呈漣漪狀擴散,漸次融入現代世界秩序,也是從空間範疇上探討現代性的一個嘗試;洋場文人才子的文字實踐中貫穿的是現代知識人格的養成與侷限,這又是東亞乃至本土現代性討論的出發與歸宿及循環。 研究期間:10008 ~ 10107
    關聯: 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
    顯示於類別:[中國文學系 ] 研究計畫

    文件中的檔案:

   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
    index.html0KbHTML616檢視/開啟


    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.

    社群 sharing

    :::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. |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| 收藏本站 | 設為首頁 | 最佳瀏覽畫面: 1024*768 | 建站日期:8-24-2009 :::
  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 © 2002-2004  MIT &  Hewlett-Packard  /   Enhanced by  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 ©   - 隱私權政策聲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