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
| 正體中文 |
简体中文
|
全文筆數/總筆數 : 80990/80990 (100%)
造訪人次 : 41996680 線上人數 : 1740
RC Version 7.0 © Powered By DSPACE, MIT. Enhanced by
NTU Library IR team.
搜尋範圍
全部NCUIR
文學院
歷史研究所
--博碩士論文
查詢小技巧:
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"雙引號",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
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,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,可獲得較完整資料
進階搜尋
主頁
‧
登入
‧
上傳
‧
說明
‧
關於NCUIR
‧
管理
N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
>
文學院
>
歷史研究所
>
博碩士論文
>
Item 987654321/4691
資料載入中.....
書目資料匯出
Endnote RIS 格式資料匯出
Bibtex 格式資料匯出
引文資訊
資料載入中.....
資料載入中.....
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:
http://ir.lib.ncu.edu.tw/handle/987654321/4691
題名:
公廟與地方社會-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(1902-2001)
作者:
陳建宏
;
Chien-Hung Chen
貢獻者:
歷史研究所
關鍵詞:
地方社會
;
公廟
;
普濟堂
;
大溪鎮
;
繞境
;
Local Temple
日期:
2004-06-14
上傳時間:
2009-09-22 09:30:13 (UTC+8)
出版者:
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
摘要:
本文所研究的範疇為臺灣區域史,選擇地點為桃園縣大溪鎮,試圖以該鎮的 重要寺廟-「普濟堂」作為研究地方社會的主軸,並針對一間「地方公廟」之形 成過程進行探究。在研究其興起因素及發展策略時,本文所觀察的視角著重於其 整體性及長期性的變化,從自然環境、土地拓墾、祖籍群分布、人口結構、產業 交通、宗教活動、地方菁英以及一般民眾的生活型態等等問題入手,探討普濟堂 興起及發展之時空背景與社會概況,並將其置於社會經濟結構的長期發展脈絡下 論述,一方面希望釐清寺廟與地方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,另一方面也藉此呈現出 當地宗教活動的地域特色。 從筆者所掌握的各項資料看來,普濟堂之興起應是得力於日治初期極盛的鸞 堂活動,而幾位重要地方菁英亦扮演極重要角色,尤其是從鸞堂轉換為地方廟宇 的過程中,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領導階層產生了大幅變動。而在廟宇建築落成 後,呂建邦、江健臣等建廟發起者,卻取代了原有的鸞堂成員,順勢成為普濟堂 的經理人,而江、呂兩家的影響力甚至延續到下一代。 隨著普濟堂祭祀範圍的不斷拓展,宗教活動的持續熱絡,至民國五十年代的 廟宇重建之際,普濟堂的緣金來源及祭祀網絡均已涵蓋大溪全鎮,進而成為大溪 境內的地方公廟。至於大正年間肇始並延續至今的關聖帝君繞境活動,則成功地 將該廟的宗教活動與地方社會結合,透過各社團的表演活動,使得境內不同性質 的居民齊聚一堂,加以繞境活動每年之定期與反覆操作,使其深植人心,進而轉 化為大溪本地專屬的「生活經驗」,並形成維繫普濟堂與居民之間情感的重要管 道。
顯示於類別:
[歷史研究所] 博碩士論文
文件中的檔案:
檔案
大小
格式
瀏覽次數
在NCUIR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.
社群 sharing
::: Copyright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. | 國立中央大學圖書館版權所有 |
收藏本站
|
設為首頁
| 最佳瀏覽畫面: 1024*768 | 建站日期:8-24-2009 :::
DSpace Software
Copyright © 2002-2004
MIT
&
Hewlett-Packard
/
Enhanced by
NTU Library IR team
Copyright ©
-
隱私權政策聲明